本站首页 | 精解名校 | 精研名科 | 精诚合作 | 精湛医术 | 精优论文 | 精新药物 | 精尖成果 | 精读名品 
 学校主页 | 精彩年华 | 精品政工 | 精彩辩坛 | 精英论坛 | 精美护理 | 精品菜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精尖成果>>第五场精尖成果报告会>>报告会专家>>正文
 

 
 
倪龙兴
2013-07-12 15:31  

                 倪龙兴,男,博士,1961年3月出生于上海南汇。1984、1990和1993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分别攻读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工作,2009年在michigan大学牙学院进行了高访研修半年;现为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CSA)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A口腔材料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委员及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主编等学士职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攻关/面上课题、科技部支撑项目、卫生部专项基金等课题等10余项;近五年来,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著115篇,其中英文SCI收录论著26篇,单篇最高单篇IF7.882,总IF73。主编、副主编专著6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7人,已毕业11人,硕士25人,已毕业18人;

 

 

根管治疗新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

 

  大家好,我汇报的项目是根管治疗新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是德国牙科学博物馆前的一个牙疼的雕塑,它真实反映出了牙痛时那种炼狱般的痛苦。
       那么什么样的牙病会导致牙疼呢?最常见的就是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这三者在发生发展上呈现递进关系,它们是导致牙痛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我国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由于世界性的高发和危害,它被WHO列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这些疾病最好的方法。它通过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三大步骤,达到治疗目的。我国牙髓病学奠基人,我科的史俊南教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在国内率先引进了根管治疗术,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牙髓学专著,为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传统根管治疗术的疗效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这是放大了200倍的头发,直径在0.09mm左右。而牙根管的直径只有0.06-0.20mm。要在这么复杂、细小的环境内完成治疗,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还是存在根管预备不准确、消毒不彻底、充填不严密的问题,常常导致患牙留不住、用不成,根管治疗的失败率高达30-50%。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由于缺乏中国人自己的根管解剖数据,也没有测定根管长度的有效方法,根管预备不准确,这容易造成根管遗漏等,导致治疗失败。
       而我们的第一个贡献是:建立了中国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根管解剖数据库,在国际上首次阐明根管长度测量原理 
       在我国进行的大样本、多中心的国人根管形态研究中,我们创立了根管系统无创高压铸型新技术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根管解剖数据库,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专业权威杂志《牙髓病学杂志》以罕见的系列报道的方式刊登了我们的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并提出了根管长度电测原理-电极原理,否定了西方学者提出的阻抗理论。
       并且率先研制出了三种不同的根管长度测定仪,这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根管长度测定仪,他们都是基于该原理。
       对此,新西兰Otago大学根管测量权威Chandler教授评价“中国学者推翻了关于根管长度测定的最初观点,并发现了电测原理和影响因素。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小林教授评价“中国学者发现的根管长度电测原理已被普遍接受
       本内容共发表SCI文章12篇,单篇最高他引49次。
由于感染牙根管内存在着细菌生物膜以及玷污层等难以清除的感染物质,传统的根管消毒药物作用弱,易耐药,导致消毒不彻底。
       而我们的第二个贡献是:成功研制、筛选出针对根管内生物膜和玷污层的抗菌多肽及消毒药物。 
       研究证实细菌密度感应系统是根管内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主要机制。
       我们通过优选获得了5种小分子量合成肽和三种天然抗菌肽,它们能够有效地针对细菌生物膜/玷污层,杀死致病菌。
       美国加州大学Underwood教授评价我们的工作“抗菌肽针对龋病、牙髓病、牙周病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我们合作研制出高效去除根管内玷污层的强酸性电解水,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包括使用时间、方式和成分配伍等。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
       本部分研究发表SCI文章9篇,单篇最高他引19次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其核心就是抗菌多肽的制备技术 
       牙根管通常为不规则长圆形,传统的根管充填材料为椭圆形,不匹配,而且都是采用外源性材料,无生物学活性,导致充填不充分、不密合。
       我们的第三个贡献是:率先开展根管三维充填技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提出生物充填新策略。
       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根管三维充填技术,通过建立的新技术,我们3年在全国根管治疗病例大赛中获奖。
       我们通过优选纳米支架材料、牙髓干细胞、TGF-B等细胞因子;在体内成功构建了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牙髓生物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Nör教授评价我们的工作“中国学者证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牙髓干细胞具有更好的成牙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根管生物充填的策略,通过进一步的转化医学研究,有望应用于临床。
       本部分内容发表SCI文章21篇,最高IF7.882 
       通过在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的全面创新,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然而,对于许多根管外的反复感染,不能采用以上方法解决问题,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的第四个贡献:国内率先开展显微根尖外科,建立国内第一部相应的操作技术和诊疗规范
       从20年前,我们就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显微根尖外科,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专著《根尖外科临床操作技术》。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完整的根尖外科临床规范。
       第一至第四版全国《牙体牙髓病学》统编教材根尖外科部分全部由我们编写;
发表文章10篇
       在2012年4月香港大学举行的学术会议中,被誉为世界口腔微生物学之父的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Haapasalo教授用了将近4分钟的时间介绍了我们这些临床研究成果。
本项目通过在4个方面的研究突破,使根管治疗的成功率由50%-70%提高至95%;20年成功治疗临床疑难病例60余万例,并且比传统方法多保存患牙10万例
       创新点
       创新点1:首次建立中国西部地区汉族人的根管解剖数据库,并发现了根管长度电测原理。
       创新点2: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清除根管感染的消毒药物。
       创新点3:国内率先开展根管三维充填技术,国际上首次提出根管充填新策略。
       创新点4:在国内率先开展显微根尖外科,建立国内第一部显微根尖外科操作技术和诊疗规范。
       推广应用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45篇,单篇最高IF7.882,总IF119.85,SCI期刊他引226次
       出版专著6部
       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根管治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获得国家专利2项
       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31期,培养技术骨干约1000名学员,
       学员分布除西藏以外的大陆所有省、自治区,及陕西省境内的所有区级医疗单位。
       参加学术会议18次,特邀报告 7次
       综合应用上述理论、材料和技术,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大等 33所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多保存患牙20万余例。
       培养硕士研究生48名;博士研究生21名,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21名常委以上人员中,三分之一成员都出自于本团队。
       研究成果20年来也得到了35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课题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第四军医大学 技术支持:学校网络中心 
网站资料维护联系电话:84774806